首页

vivi女王视频vk

时间:2025-05-28 21:16:50 作者: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专题活动在沪举行 启动《归国一课》 浏览量:80386

  中新网上海5月28日电(范宇斌)27日,“侨心筑梦 科学报国”——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专题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举办。

  本次活动由徐汇区委统战部、上海交通大学党委统战部主办,旨在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,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,激发广大侨界人士的爱国热情,凝聚侨心、汇聚侨智、发挥侨力,激励广大留学人员传承家国情怀,勇担时代使命。

  短片《星河之上 赤子长歌》拉开本次活动序幕,再现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、毅然归国投身新中国建设的赤子之心。

 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、副校长管海兵表示,钱学森精神是科学报国的旗帜,更是新时代侨界人士和归国留学人员的精神坐标。“我们要以钱学森为榜样,在科学研究中追求卓越,在人才培养中担当使命,在社会服务中践行责任。”

活动现场。 主办方供图

  活动现场,上海市侨联党组书记、主席齐全胜;上海市委统战部二级巡视员徐焕之;徐汇区委常委、统战部部长诸旖;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党组成员、副会长,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上海交通大学分会会长,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张安胜;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;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徐汇分会会长周秀芬;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、统战部部长汪后继共同启动《归国一课》暨“祖国待君:钱学森海外求学影像展”。

 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党总支书记、副馆长张勇表示,《归国一课》以钱学森精神为核心,将依托馆内珍贵文物与专家资源,通过主题参观、特邀报告、政策解读、互动交流四大模块,打造成兼具“上海高度”与“交大厚度”的思政教育品牌。“祖国待君:钱学森海外求学影像展”以百余幅历史影像,再现钱学森1935年至1947年海外求学历程,展现那个时代海外青年学子对祖国的深情热爱与使命担当。

活动现场。 主办方供图

 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徐汇侨史文化线路。徐汇区委统战部二级调研员罗汉介绍,徐汇区是近代以来华侨华人参与城市建设、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活跃区域,线路以“百年衡复与侨史文化”为脉络,串联8个特色地标,从科学报国的星辰大海,到民主人士的赤诚守望,从铁路华工的百年壮歌,到华侨公寓的岁月留痕,通过“走得进、讲得透、触得到”的 City walk(都市漫步),让侨界人士一起走进徐汇,读侨史、走侨路、话侨心。

活动现场。 主办方供图

  在《归国一课》首讲——钱学森精神报告会上,钱永刚深情讲述钱学森回国后力主优先发展导弹、突破技术难题、启用青年人才及构建航天管理体系等事迹,展现钱学森的赤胆忠心、科学魄力与战略眼光,让现场观众深刻感受钱学森精神的内涵。

  当日,与会人士参观了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和“祖国待君:钱学森海外求学影像展”,近距离感受这位人民科学家的卓越成就与精神品格。上海侨界代表和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会员代表等100余人参加活动。

  据悉,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于2024年5月入选国家一级博物馆,经过一年时间对展览内容、形式设计及技术应用全方位创新与提升,已于今年5月1日恢复全面开放。此次改造突出具有更高陈列价值的亮点展品,提升观赏性、教育性、互动性和感染力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(新春走基层)新春特写:“登陆”台胞的别样生日

在湖北孝感,有一支孝心志愿服务队,41年来,累计帮扶孤寡、独居老人500多人,捐助老人生活费约39万元。这个重阳节,服务队队员们来到云梦县的六李村,看望他们一直关心的独居老人,为他们送来止疼膏药。

东西问|王子林:如何从紫禁城文武建筑布局体察中华文脉?

出席活动的有东北总商会会长姜建新、名誉会长张亚鸣、澳大利亚东北同乡总会创会会长姜兆庆、澳中工商联合会主席苏鑫峰,以及《江湖》文艺汇演的编导、演员等侨界代表。

福特斯克金属集团执行董事长福瑞斯特:必须要对人工智能进行监管

菜市场与阅读,看似不甚搭配,却在成都实现完美联动。截至目前,成都已在农贸市场建成开放32个“菜市书屋”,冀在满足市民休息、阅读需求的同时,也为闹市添上一抹书卷气。

安徽变更发布暴雨橙色预警

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,并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。甲骨文,亦称殷墟卜辞、殷墟文字、契文、殷契等等。它镌刻在龟甲兽骨上,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、最为完备、最为系统且能表达完整思想的文字,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。

时政微纪录丨奋楫扬帆正当时——习近平总书记赴福建安徽考察纪实

众擎易举,发挥常住村民主体作用,因地制宜“破题”。村庄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规划能落地,少不了村民们出谋划策。村庄规划需坚持“开门编规划”,在规划宣讲上,发挥村级组织作用,积极想办法引导和动员常住村民全流程知晓、参与村庄规划编制;在规划编制上,通过会议协商、入户调研等方式让村民提“需求”,充分听取村民有关生活配套、人居环境、公共服务、义务教育、社区养老等方面的意见,切实代表村民心声、满足村民愿景,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聚合力量;在规划公开上,简化规划图表和管制规则,打造“村民版”规划成果,采取多种方式向村民及时公开规划核心内容,切实提高规划的实用性、管用性和好用性,让规划喜闻乐见,让农民看得懂、记得住、好监督,打造宜居宜业更宜人的乡村规划新格局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